财经资讯(2018.10.22)

1.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顺利发行30亿美元无评级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15亿美元,票面利率为3.25%10年期10亿美元,票面利率为3.50%30年期5亿美元,票面利率为4.00%。此次发行吸引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及货币管理当局、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数百家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进一步拓展了全球投资者基础,获得大规模的基石订单,总认购规模超过130亿美元。在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此次美元主权债券成功发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主权外币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彰显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健康发展的坚定信心。

2.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方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聚焦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任务,强调要依靠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培育重点消费领域细分市场,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案》提出了2018—2020年实施的六项重点任务:一是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二是完善促进实物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体系。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四是建立健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五是优化促进居民消费的配套保障。六是加强消费宣传推介和信息引导。

3.  在下半年的经济重点任务中,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无疑是重要内容,而铁路建设又可以说是基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据中国铁路总公司9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份,全国铁路完成投资4612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3%,完成进度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为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今年年初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的年度计划来看,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原计划安排7320元,较2017年减少8.5%,这也是2014年以来计划投资额最低的一年。而从过去四年(2014年至2017)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情况来看,均超过8000亿元大关,分别为8088亿元、8023亿元、8015亿元和8010亿元。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但年中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力挺基建投资。相关人士表示,铁路基建工程项目是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四季度投资增速会大幅提升,并完成年初制定的7320亿元既定计划。如果经济下行压力明显,那么,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再次接近8000亿元。

4.  今年以来,保险企业频频通过发债补充资本,资本补充债也成为险企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补充现金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行业发债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有7家险企获批发行债券,累计金额达445亿元。而同期,险企获批的股东增资额仅218亿元,股东增资额不到发债额一半。值得关注的是,中债资信等评级机构对16家险企存续期债券今年三季度的跟踪评级报告显示,出具的评级结果均呈稳定。 从2018年上半年的评级变动来看,财险发债主体信用均无评级调整情况,仅1例债项评级调整系中债资信将平安财险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15平安财险债项级别由“AAA-”上调至“AAA”;人身险公司和保险集团的发债主体信用和债项信用均无评级调整情况。总体看,2018年上半年,我国保险行业境内发债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较好,且保持稳定。

5.  国内再保险市场正加速扩容,外资再保险机构再添新成员。银保监会日前在官网披露,批准大韩再保险公司在华筹建分公司。还有近30家中外资再保险公司正在排队候场,处在保险产业链后端的再保险市场正悄然生变。与此同时,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再保险市场即将进入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我国保险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保险行业虽然起步较晚、市场主体相对较少,但由于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重要性及受关注度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再保险市场也迎来了转型调整的新阶段。尤其是在偿二代新监管体系政策的影响下,再保险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迹象开始显现,对再保险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这一迹象的出现,释放出一个重要的行业信号: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功能作用正在逐步回归到风险管理的本质上来,再保险主体的定位也正在从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的提供者,向风险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的供应者转变。伴随再保险功能作用的逐步转型,我国再保险市场的业务类型也随之调整,险种结构重心将逐步向非车险等风险较高的领域逐渐转移。这就需要再保险市场参与主体对业务调整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技术和专业上做好准备。

6.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27.8万处,是1978年的5.6倍。2017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6622.6亿元,较1978年的5.1亿元增长了1290倍。相关人士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邮政体制改革和党的十八大以来,邮政行业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真抓实干、务实创新,行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行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行业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中国邮政业已经成为世界邮政改革成功样本。40年来,邮政行业营业网点覆盖密度大大提升,形成了以邮政枢纽设施为核心,以邮政网点为基础,以运输网、信息网为依托,以信报箱、村邮站为终端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总体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邮政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网购的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超过90%2017年,快递直接支撑制造业产值2375亿元,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超过6000亿元。快递业已成为新经济的代表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沈鸿雁指出,邮政管理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用邮需要,不断提升寄递服务质量,推动邮政、快递企业走出去,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行业现代治理水平。

7.   国家级新区新一轮规划即将落地。全国共有包括上海浦东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19个国家级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前正成为国家级新区战略方向。既有的19个新区或已提出新的规划,或正在加快制定新一轮发展实施意见。打造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不少新区的目标,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成为部分新区的重要发力点。与此同时,合肥滨湖新区、武汉长江新区、沈阳沈抚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曹妃甸新区等逾10个新区仍在积极申报。专家认为,未来国家级新区将进入提质扩面阶段。根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报告》,201718个国家级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总和接近4万亿,约占全国总量的5%,其中有11个国家级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规模。数据显示,国家级新区依靠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政策红利和后发优势逐步呈现,已经成为所在省、市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改委相关人士表士,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区质量,在标准上更高一层、在时间上先行一步、在路径上更优一些,构建新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典范。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