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龙川县老隆镇驻镇工作队:打造三大产业项目,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从深圳宝安驻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获悉,自去年7月入驻...

近日,记者从深圳宝安驻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获悉,自去年7月入驻以来,工作队咬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大目标,坚持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先后成立老隆镇消费帮扶服务中心,打造种草养鹅养殖、香水柠檬种植项目,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成立消费帮扶中心,提升当地农产品县外市场占有量

老隆镇是龙川县域中心,汇集在该镇的本土农副产品门类繁多,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农副产品品质优良,但由于这些产品品牌不一、包装推广力度不大,县外市场占有量不高,有的产品甚至出现滞销现象,导致农民收益受损。

老隆镇消费帮扶服务中心。 南方+ 黄敏立 拍摄

为切实提高龙川县农副产品在县外市场的占有量,提升村民收入,工作队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结合当地实际,联合老隆镇政府、广东金三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老隆镇消费帮扶服务中心(下称“帮扶中心”),打造一个龙川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塑造、对外销售的重要平台,并于今年3月正式运营。

走进位于龙川县城的帮扶中心,宽敞的店铺,摆满龙川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茶油、茶叶、花生、大米、辣椒酱……各类农副产品琳琅满目。穿过展厅,来到店铺后面的办公区,帮扶中心负责网络销售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接单、下单、安排发货;另一旁,专业的网络直播间和设备,分外显眼。

工作队队长马江林介绍,该中心正着重对龙川特色农副产品统一品牌、提高质量、宣传推广三个环节发力,提升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据悉,帮扶中心创新“政府+公司+农户”合作新模式,由镇政府和工作队广泛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振兴”消费帮扶活动,积极搭建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和饭堂采购平台,鼓励引导相关单位选用帮扶中心的农副产品,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帮扶中心每年将拿出年营销总额的1%帮助老隆镇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等增加经济收入,同时每年还将收购老隆镇农户及合作社生产的初级农产品约300万元。

在品牌打造方面,帮扶中心将通过广告宣传、包装设计、品牌培育等多种方式,利用本土产品、品种齐全、货源充足等独特优势,做好农产品精包装和品牌设计,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采用电视、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对龙川县农副产品进行广告宣传,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将龙川县相关乡村振兴农副产品,纳入帮扶中心统一运营,将符合条件的农副产品,纳入龙川县消费帮扶产品目录库。

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在网络销售平台接收订单。 南方+ 黄敏立 拍摄

发展特色种养项目,带动镇域集体经济发展

马江林介绍,为全面整合利用老隆镇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提高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工作队联合镇政府与省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丁迪云专家团队签订三年科技帮扶协议,并多次邀请该团队到老隆镇调研,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优势,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丁迪云专家团队对老隆镇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等要素的全方位的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工作队先后打造莲南村草养鹅项目和联亨村香水柠檬种植项目。

“养鹅投资少、周期短、风险低、效益高,是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马江林说,工作队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每年省内肉鹅缺口在1500万只─2000万只,国内商品鹅缺口至少有2.4亿只,鹅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每只狮头鹅售价225元—300元,平均每只狮头鹅纯利润达75元—150元,如果屠宰分割(鹅肝、鹅掌、狮头)销售则利润更高。“种草养鹅项目投资总额约30万元,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在有序推进。”

距离莲南村不远的联亨村耕地面积较广(约1100亩),雨量适中,很适宜种植香水柠檬。在科技特派员丁云迪博士团队的建议下,工作队因地制宜,在联亨村先行试点种植香水柠檬项目。马江林介绍,香水柠檬是一年四季开花结果不断的水果,具有生津解暑、开胃醒脾、调味去腥等多方面功效,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每亩香水柠檬产量约5000斤,按每斤6元计算,每亩产值3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香水柠檬项目首期投资总额9万元,接下来将视收益情况适时推广种植。”马江林说。


来源 | 龙川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 杨莹

校审 | 钟达

编审 | 柳欢扬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