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封控居家和如常生活二元对立?“北欧风”小区解开这道“二元一次”方程……

曾因“北欧风”排队上了热搜的紫竹半岛小区有2000多户人家六七千居民,封控期间既要足不出户,生活...

  曾因“北欧风”排队上了热搜的紫竹半岛小区有2000多户人家六七千居民,封控期间既要足不出户,生活又不能停摆。两个多月,小区摸索出了志愿当先、群策群力的破解之道和基层治理的新鲜实践。

  “紫竹金刚”秒抢志愿名额

  “好了没?出发”!蓝色的小三轮上,驾驶员是68岁的杨康明,几乎每次保供物资送货,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像他这样的业主志愿者,每次四十来人,随叫随到。4月初到5月下旬,果蔬肉奶、粮油米面等陆续到达小区,将它们卸下来堆整齐,再用小三轮运到各楼栋下,通常两个多小时就搞定。

  保供物资的卸货和运送由“紫竹金刚”完成

  “我们背后站着一支由400多名业主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团队负责人@妍凤介绍,“陆续发了21批次各类物资,按每次11吨计算,230多吨,全靠血肉之躯,到达居民家中。”队伍中不乏企事业单位高管、交大华东师大教授等,不管什么身份,需要时马上“变形”,因此他们也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紫竹金刚”。疫情初期,物流不稳定,“能提前10分钟通知就不错了,每次招募志愿者都很急”,但消息发出后,“名额几乎每次都是秒光”。

  有时晚上到货,志愿者就连夜作战

  除了公共区域志愿者,小区还成立了楼栋志愿者,“物资送到楼栋口,解决了最后100米;楼组长带领楼栋志愿者做好防护送到各家门前,完成最后10米,才能真正到达居民家中”。

  楼栋志愿者接力完成物资配送的最后10米

  “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快速高效。”居委书记魏兆梅介绍,卸货组,“人肉”接力卸货;分发组,负责将货物运到各楼栋下;后勤组,为志愿者提供防护、消毒等;协调组,沟通联络、清点货物、统计数据,“前期机制形成后,后面几乎不用我怎么操心,货到后两二三个小时,就会出现在居民家门口”。

  核酸检测,在社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除了保供物资运送分发,小区每次全员核酸检测,他们也是协助医护的主力军。

  居家办公中抽时间送快递

  疫情期间一个很大的变化是平时送到家门口的快递,到小区门口后到不了家门口了。市区两级下沉力量党员志愿者承担了小区快递配送的任务,无缝对接了最后100米。“每天上下午各送一次,市级力量多为企事业单位人员,区级力量多来自教育行业;封控楼栋的快递,由居委干部下班后送。”下沉力量临时党支部书记翁春花介绍。

市区两级下沉力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书法 吴洪英)

  这些党员都是在繁忙的居家办公中抽出时间服务的。翁春花除了全面负责协调下沉力量资源,每天都要将当日志愿服务情况进行汇总小结,并和居委对接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作为华师永德实小党支部书记,学校工作也不能耽误:上传资料、开视频会、招聘招生……“一天十几个小时在电脑前,两部笔记本同时开工”;

  谈臻是市级下沉力量志愿者“大组长”、核酸检测突击队队长、快递派发组组长,“三长合一”,他不但身体力行积极报名参加小区快递配送,还要将党员志愿服务的各种事宜安排妥当;

  年近50的吴洪英身材瘦小,以至于每次穿“大白”服,每个地方都要扎紧,不然根本没法走路,她隔三差五报名快递配送,有几天特别热,先生提出,“今天我替你去吧”;

  宋明洋协助“大白”做核酸或送快递时,先生就在家照顾3岁的孩子,碰到搬运粮油米面等“力量型”的活儿,就轮到先生上阵……

  还有的不在名单中,但因家人做了志愿者,也主动要求加入为大家服务。“疫情不断变化,政策不断调整,每日安排要根据疫情状况。”翁春花说,配合好居委,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下沉力量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Tony天团”理了700多个头

  疫情期间,不少居民说,除了官方数据,最关注的就是楼栋群,里面有当天核酸或抗原检测、物资发放、各种团购、购药等公告,这些重要信息全靠楼组长每天传递,楼栋内的各项防疫工作也是楼组长有条不紊地组织。

  “疫情考验社区管理,楼组长是居委和居民的重要纽带,任务多且紧急。”魏兆梅说,小区60多幢楼近百位楼组长在繁忙的楼栋事务之余,发挥特长,展示才艺,为大家服务。

  15号楼组长“王大锤”,带小区另外4位有专长的居民组成“Tony团队”为居民免费理发,疫情期间“理了700多个头”;57号楼组长魏安海作为上海00001号“社区健康大使”,承担了为小区居民配药的重任,早出晚归,日行400余公里;10号楼组长姜建,连续居家办公40多个小时后的某天中午,轮到自己楼栋居民理发,他做好防护拿起笤帚和簸箕赶到理发点清扫地上的头发……

  楼组长不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小区的“智囊团”。大到2000多户居民核酸检测如何安全快速有序、封控期间居民生活如何保证,小到居民下楼扔垃圾如何避开人群……他们充分发挥业务专长,各抒己见,民主决策,成为楼栋居民的“主心骨”、居委干部的“好帮手”。

  还有些不是楼组长的特殊的志愿者:“团长”。居委综合各方意见推出了团购审批细则,包括“货到后提供防护物资,方便他们送货”,魏兆梅说:“服务好他们,他们才会服从你的管理。”“团长”们以爱心物资回馈社区,有的将装有几十份食品的纸袋送到了小区门口,有的卸下上百份蔬菜送给高龄或独居老人家庭。

  刷屏的“欢迎邻居归来”

  居委指挥引领、志愿者有序服务,对疫情下保障社区基本运转固然重要,居民的自律配合也不可或缺。2020年疫情期间,紫竹半岛“北欧风排队”买口罩曾把小区推上了热搜。这次疫情,居民的表现依然令人欣慰。

  4月的一天,某外援队伍协助的一次核酸检测结束后,医护人员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有秩序、最讲礼貌的小区。”这样的评价在其他外援力量中也时常听到;

居民在做核酸检测前,向医护人员鞠躬致意

  5月的某个夜晚,全员核酸检测中,一名居民走到检测小车前,站定后,对着车上的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没什么,觉得她们很辛苦,表示感谢”;

  有户人家在焦急地等待转运时向邻居求购药物,在楼组长的号召下,几乎全楼的人捐出了刚刚收到的政府保供的莲花清瘟;楼栋微信群里“祝邻居早日康复”的话刷了满满几屏;14天后他们康复归来时,欢迎回家的话再次刷屏……当天下午,楼栋内党员组成的志愿者群则合计着为他们回家后的这顿晚饭提供什么。而对确诊病例或阳性人员康复后出舱归来,居委早就有准备:“不会让你吃不上菜”。

  包括“Tony天团”为居民理发的全套工具、消毒水等也都是热心业主提供。“居民的事没有小事”,这是魏兆梅团队的共识。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疫情下,基层组织各方心手相连、科学决策、共同参与,或许才是居家封控和如常生活二元对立的破解之道。好比每回居委公告出来的称呼都是“紫竹半岛一家人”……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