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川“第一书记”刘昌法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山东淄川“第一书记”刘昌法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圆点新闻淄博5月8日讯  “太振奋人心了,刘书记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这是对刘书记扶贫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会鼓励我们在刘书记带领下加快发展村里的各项事业,走向更加富裕。”当淄博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全祥获知驻村第一书记刘昌法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012 年 4 月,刘昌法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要求到偏远山区驻村扶贫,先后在沂源县、博山区、淄川区3个区县 4 个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他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帮助4个村争取项目资金 30 多个 1000 多万元,带领建设民宿、发展“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开展蔬菜大棚种植,建设矿泉水厂,趟出了各具特色的脱贫奔康之路。2017 年 1 月,刘昌法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2018 年 10 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19 年 6 月,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建民宿促发展

      “我愿做一条蚯蚓,在贫瘠的泥土里耕耘,让这片土地肥沃起来,为百姓带来丰收的年景。”这是刘昌法日记中写过的一段话。

      2019年,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刘昌法来到东东峪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立即开展入户走访熟悉情况,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将全村老百姓基本走访一遍。发现全村298户村民一半曾是贫困户,其中90%是老病残,依靠政策兜底,虽然基本实现了脱贫,但一直没有稳定增收的渠道。看到村里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刘昌法萌生了带领村民做民宿、促增收、助脱贫的念头。

      在为群众上项目、办实事、解难题过程中,刘昌法注重在思路上“引”,在工作上“促”,在作风上“带”。发展民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修路问题,2020年刘昌法帮助东东峪村争取到300多万元扶持资金,准备为发展民宿修建扶贫产业路。修路刚刚开始动工,滚落的石块就砸到了村民胡立春家的房子,引起了胡立春的不满。第二天,刘昌法趁着农忙间隙来到胡立春家里做思想工作,经过深入细致的沟通交流,终于平息了胡立春的“愤怒”,刘昌法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为了修路,刘昌法没少和村民拌过嘴。但修的路多了,也慢慢打开了通往群众心里的路。期间,刘昌法靠工地,搞协调,促进度,抓质量,忙碌的身影一刻也闲不住,为的就是尽快修好路,为村里的民宿发展打好基础。

      他在驻村日记中这样感悟到:“我深深体会到,对待群众只有坦诚相见,替他们着想,为他们办事,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他们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人。”

      行胜于言,为了鼓励村民发展民宿增收脱贫,刘昌法带领村民到附近的民宿示范村参观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打消发展的顾虑。对村民们担心的问题,他也准备好了解决方案:对发展民宿的村民进行补贴,大床补贴7000元,小床补贴4500元。民宿设计由村书记、主任朱全祥找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村民们的顾虑逐渐开始打消,首批报名发展民宿的就有5户,小民宿盘活了山水之间各种资源,吸引了游客进村住宿消费、休闲观光,去年国庆期间,东东峪村民宿接待省内外游客406人次,村民尝到了收益“甜头”,贫困户增收脱贫得到巩固,村容村貌实现改观。

      “2020年国庆假期,到村里来住宿的游客人不少,我家的民宿共计接待游客57人次,粗略算了一下,1周的时间收入大概7000块钱左右吧。”村民朱利永靠发展民宿,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此外,刘昌法积极协调村里对14户低收入贫困户实施差异化分红,为6户贫困户申请低保或大病临时救助,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协调对21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和灾后重建,帮助开展“美在家庭”工 程,有效改善了居住环境。

      “当一个农村干部,得学会吃苦、吃亏、吃气。”“只要开了头,慢慢地就会发展起来。脱贫不是终点,它实际上就是幸福新生活的起点。”刘昌法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

群众就是亲人

      “睡觉了?我是朱全祥,俺和刘书记在你门口了,你得搬下去,这雨下大了,不安全。”去年7月22日晚上,刘昌法和东东峪村村书记、主任朱全祥冒雨来到村民胡宣英老人家查看情况。

      东东峪村里的房子大多依山而建,最怕雨天滑坡。下大雨时,刘昌法和朱全祥会冒雨搀扶村里的老人下山,只有这样,他才能做到心里踏实。2019年8月,刘昌法刚驻村不久,就遇到了台风“利奇马”侵袭。期间,他与村“两委”一起制定工作预案,及时排查险情,转移群众20多户。洪水过后,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积极协调争取救灾项目和资金300多万元,重建了通村道路,治理了损毁的河道,对村里的地质灾害实施加固除险,为20多户贫困户争取房屋损坏赔偿并实施重建。

      驻村9年,刘昌法把近年来上级奖励的 2.8 万元奖金全部用在了贫困户帮扶和村里公益事业上,自掏腰包为群众治眼疾、做被褥、买取暖物资,婚丧嫁娶操持出力,民事纠纷用心化解。

      “我深深体会到,对待群众只有坦诚相见,替他们着想,为他们办事,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他们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人,才能把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完成好。”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期间,刘昌法坚持做到“多走、常看、敢说”,挨家挨户访民情,把贫困群众的家底都摸清楚,记了 80 多万字驻村笔记,点滴记录他为扶贫事业的不懈奋斗历程。

      记者 王跃海 见习记者 刘鹏 通讯员 闫盛霆  唐琼 仇慧清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