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陶 中华文明的延续者

荣昌自古以风光秀丽,民俗风情丰富迷人。早在唐宋时期,许多人就赞美荣昌是一个风情迷人、美丽富...

  在人类数万年的时光流转中,智慧是最可贵的东西。智慧让人类一步步繁荣发展,智慧让人类积累了眼前这一切的文明。有一天,早期人类发现,编制的或木质的容器上如果沾上黏土,经火烤后会变得坚固无比,由此便发明了陶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在原始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人类从采集、渔猎过渡到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陶器出现之后,就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或缺的用具,并因之促进了人类定居生活的更加稳定,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制陶业得到了逐步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陶窑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平地起烧,发展到结构简单的横穴窑和竖穴窑,以及后来的阶梯窑、龙窑、馒头窑、甑子窑等。基本上到了秦汉时期,尤其是汉代,我国的制陶工艺和釉陶艺术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而这个时期,偏居中国西南一隅的重庆荣昌,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无闻地发展着,虽经千年而鲜为人知。然而,偶尔如精灵般的闪现,也能让人看到荣昌陶器光彩夺目的一面。事实上,荣昌窑正是在这个时期正式创烧并得到了初步发展。荣昌历史文化十分悠久,早在距今约三四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时属巴国,秦统一后隶属巴郡,汉武帝时则改隶益州,唐乾元元年设置了昌州,一直到到宋朝建立,昌元县仍是昌州辖县。而此时的荣昌窑,便开启了高速繁荣的增长进程。

  荣昌自古以风光秀丽,民俗风情丰富迷人。早在唐宋时期,许多人就赞美荣昌是一个风情迷人、美丽富饶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有诗咏荣昌:

  海棠香国开晴霭,

  步履逍遥踏翠微。

  青鸟往来鸣客至,

  黄鹂上下傍云飞。

  清道光重庆知府王梦庚也有诗咏荣昌:

  鸿呼沙岸白,

  稻逼远山青。

  获喜晴阳曝,

  炎馋细雨零。

  民国年间,著名的白屋诗人吴芳吉路过荣昌时,曾写下一首赞美荣昌自然风光、题为《施济桥》的诗篇:

  解缆下长堤,竹里见晨曦。

  桡头轻似剪,舟子小如匙。

  秋山紫屏障,秋水碧琉璃。

  山水光辉映,吾行御空飞。

  不觉两岸远,但来天香微。

  知是丛桂发,造物妙无亏......

  把舟行沿途的风光景物写得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古时以文治国,文人是国家柱石,文人之爱,是大爱,是对土地深情的崇敬,和对人民的慈爱。文人的颂咏是其情怀最直接的表达,很能说明荣昌人民对家乡的爱和留恋。这片土地孕育了文人,也孕育了文明。可以看出,作为中华文明的延续者,作为荣昌陶的延续者,荣昌人内心是骄傲的。

  荣昌陶的发展,尤以宋代为最。大宋一朝人多且富,重视精神上的财富,这就养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品收藏氛围。宋人尊敬文人和艺术家,审美好,爱买艺术品,艺术市场兴隆,而后艺术家的技艺水平也就相对较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得宋朝成为华夏一脉文明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同样也是陶瓷发展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中国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在170个县,其中居然有130个县都诞生于宋代。荣昌陶也是这个得到了繁荣发展。

  瓷器在宋朝极受欢迎,市场的需求量很大,陶瓷史家通常概括为6个瓷窑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古时有‘民窑不入典”之说,因此荣昌陶在官方史志中鲜有记载,但荣昌陶一直存在并繁荣于国民的日常生活中。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我们还是能清晰勾勒出它的历史轮廓。

  2014年,陈丽琼应邀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研究员董小陈一道,对昌州窑进行考古研究,明确提出始于北宋的昌州窑是荣昌陶的“前世”,荣昌陶是对昌州的延续和发展。陈丽琼表示,荣昌地区自唐宋以来就属于昌州管辖,已有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北宋时期当地就大量生产陶器,故名昌州窑;在出土的昌州窑文物中,也有隋唐和五代时期的,只是目前尚需要进一步科学鉴定。她认为,昌州窑生产的是高温陶瓷,做工细,釉色美两宋时期已经呈现兴旺发达景象,曾销往重庆武隆、云阳、奉节等地;昌州窑持续时间长,清代发展起来的荣昌窑和荣昌陶器是昌州窑的“今生”,是对昌州窑的继承和创新,并因而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北宋 南宋 荣昌陶窑口分布密集

宋代遗留荣昌陶残片

  市场的需求说明一切,荣昌陶在一百多年前就远销东南亚地区,60年代起,销售到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挪威、芬兰、日本等国,足以证明其艺术性和技艺性的发展延续。而现在,荣昌陶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其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可见而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拥有传承久远、底蕴厚重的文化,就拥有了生生不息、恒久不灭的发展动力。伟大的中华民族、辛劳的世代先民在岁月的长河中,创造了光彩夺目、闪耀寰宇、丰富多彩的文化,使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荣昌窑和荣昌陶器,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是灿烂悠久的中华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荣昌窑文化的传承、复兴,不仅对于当地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如今,政府与社会都极其重视荣昌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宣部已于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增幅23.4%,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布局逐步优化。荣昌陶研究院也将紧跟大势,努力协助建设发展荣昌陶博物馆,将西南地区这极具特色的陶文化传承展示在世人面前,将中华文化支脉发扬光大。

  “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

  来源:渝商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