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梅陇镇:文化服务品牌,打造产城融合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品牌”四大...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品牌”四大优势,创新管理体制,统筹政府、社区、社会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资源,以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塑造“人文梅陇”品牌,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以“拓”“抓”为路径,不断扩大文化覆盖面
为丰富梅陇文体活动,形成多种阵地、各具特色、各有重点的文体活动开展模式,梅陇镇以文体中心为核心,整合全镇各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益空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分中心等群文活动阵地,因地制宜打造了7个乡村文化客堂间、9个社区邻里中心、9个农家书屋、10个文化广场、71个图书阅览室、71个电影放映点、181个健身苑点等各类活动空间,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家门口的“一公里”社区文化服务圈。
图片来源:闵行区梅陇镇
在建设阵地的基础上,梅陇积极培育和打造15支镇级文化团队、501支居村群众性团队,活跃在文体活动阵地上,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和巡演。经过精心打磨,涌现出了10支“最美”居村群文团队,培育了71名社区文化骨干,各级团队先后获得了国家、市、区级各种奖项百余项。其中梅陇镇合唱团参加了2017年央视春晚录制、“向祖国致敬”上海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上海市2019年老年节文艺晚会等,荣获第四届“合唱之星”上海国际合唱节暨国际合唱比赛银奖、上海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老年组第三名等荣誉。
以“育”“输”为方式,推动文体事业提档升级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努力,以阵地和团队活动为抓手,梅陇镇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炫梅陇”百姓才艺大赛、读书爱书写书五年行动计划、社区合唱节、皮艇、桨板等重要文体品牌,汇聚成“人文梅陇”的强大文化合力,丰富了梅陇市民群众的文体生活,让梅陇人成为文化自信的参与者和受惠者。2020年,梅陇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还成功入选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进一步激发了文体团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确立了“精细、精品、精致”的文化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闵行区梅陇镇
而作为文体活动向基层居村“输血”的主要方式,2017年启动的梅陇镇文化物流配送项目,把文体中心的优质项目资源陆续辐射到全镇居村、客堂间、邻里中心以及其他的相关单位,截至目前,已完成七百多场次配送。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活动配送从线下转为线上,镇文体中心与社区学校联手打好活动“组合拳”,八段锦等健身类视频广受市民群众的喜爱。配送项目实行精准对接的方式,从原先的由文体中心“包打天下”,到广泛征求受众意见,从“文化配送”到“文化定制”,让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化的“大循环”,满足了市民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创造了送演出“你点我演”、送电影“你点我放”、送文化器材“你挑我采”的新格局。
图片来源:闵行区梅陇镇
以“投”“注”为要义,实现公共文化百花齐放
梅陇镇重点打造“市民文化节”“我的美丽家园”“文化服务日”“激情闵行巡演活动”“炫梅陇”百姓才艺大赛、“人文梅陇”“清凉一夏”纳凉晚会、“文悦万家,艺馨梅陇”文化进基层活动、“戏馨曲韵陇上行”“文化惠民,情暖梅陇”文化物流配送讲师团活动、“最美在客堂”群文团队巡演、“百卉绽放新时代”文化团队迎新展演等系列活动。每年组织的展演、讲座、培训、展览展示1000余场、参与人数十万余人次。
图片来源:闵行区梅陇镇
“客堂间”本是村民们最熟悉的地方,但加上“文化”二字后,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打破传统服务模式,将文化资源从街镇配送到村居,已渐渐成为村民们的精神食堂。2016年,选定行西村、曹中村作为第一批“文化客堂间”的建设点,希望通过挖掘乡风习俗、乡情故事,实现文化传承。目前,梅陇共有7家客堂间,每个客堂间都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呈现了各自的独特文化魅力,并潜移默化于村民的生活方式中。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