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亦师亦友,我与《瞭望》的难忘故事

2021年4月,《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众多老读者、老作者发来信函,表达祝贺之情,讲述他们与...

  2021年4月,《瞭望》将迎来创刊40周年。众多老读者、老作者发来信函,表达祝贺之情,讲述他们与《瞭望》以文结缘、笔谈交心的感人故事。自本期开始,我们将选取一些文章刊发于“瞭望见证”栏目,共同回首《瞭望》与您一起走过的40载峥嵘岁月。

53514fb93125ceb594814395cc6e24d7_720x0x0x0.jpg

  ➤我一把夺过杂志,迅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晚上回到家,高兴地给爱人“炫耀”了一下

  ➤《瞭望》因其权威性和可读性,吸引了大量读者,对宣传新时期人民军队,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发挥了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这些稿子,我都认真地阅读、对比、思考、分析,稿子为什么用?编辑为什么这么修改?这种“笨鸟多飞”的办法促进了文字水平的提高,《瞭望》成为提高我写作水平的老师

3214ff2ccf704b9b6f370a9d3c40677b_720x0x0x0.jpg

  结 缘

  我与《瞭望》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

  1988年5月12日至7月4日,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周克玉,率解放军政工代表团及总政歌舞团艺术家计110人,应邀前往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东欧四国,进行友好访问和演出。这是继1959年4月彭德怀元帅访问苏联和东欧八国后,我军与东欧军队的一次重要交流。我作为工作人员,有幸随团参访。

  归国后,同一位战友聊起了这次出访。他说,有关这次访问的动态性报道不少,但深度报道还可加强,比如写点通讯、侧记,做点介绍。他希望我能写写,我有点犯怵。我入伍后先是在连队,后在干部、组织部门工作,这类体裁文章没怎么写过。但这次出访确实使我开阔了眼界,还是动了笔。

  当时单位订了《瞭望》,是由新华社主管主办的新中国第一本面向国内外高端读者的时政新闻周刊。稿子写出后,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给了《瞭望》。

  一连四周,我每周都盼着《瞭望》杂志来,但没有动静。又过了几天,一次午饭后,我回到办公室,刚想趴在桌子上休息会儿。“咚”的一声,门被打开了。一位战友手举一本杂志,兴冲冲地告诉我,你写的《访匈牙利“兰埃伊·亚诺什”军事中学》在第35期《瞭望》登出来了。

  我一把夺过杂志,迅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晚上回到家,高兴地给爱人“炫耀”了一下。平时晚饭是两个菜,那晚她特地加了一个菜,还对上小学的儿子说:“你爸爸写的稿子登上国家级杂志了,奖励他一下。”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印象还很深。这篇小文章主要介绍了匈牙利基层农庄和军事院校的有关情况。文章发表后,反响不错。这是我在《瞭望》刊发的处女作,也是我与《瞭望》结缘的开始。此后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瞭望》。瞭望论坛、专题报道、热点观察、时事聚集等,都是我喜欢的栏目。

acd96590b1c97e985df6fc1a36f6ac71_720x0x0x0.jpg

  良 师

  一年多后,我调到宣传部门工作,动笔的任务比较多,对文笔要求高。我18岁参军,入伍前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虽然经过了部队基层的锻炼,文字水平有点提高,但离宣传部门的要求相差甚远,跟老同志相比差距更大。为此,我有点焦虑和苦闷。

  有位老同志看出我的心思,教给我一个小办法:结合自身工作写一点小文章投给报刊。这样既可以检验自己文字水平的社会认可度,又能通过不断动笔,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

  我决定向《瞭望》的“瞭望哨”专栏投稿。先从写小言论入手,大体每半个月写一篇。后来连续几年《瞭望》都发了我的稿子,稿子的刊用给了我很多鼓舞和鞭策。

  对这些稿子,我都认真地阅读、对比、思考、分析,稿子为什么用?编辑为什么这么修改?这种“笨鸟多飞”的办法促进了文字水平的提高,《瞭望》成为提高我写作水平的老师,我的工作也逐步上路、渐渐适应了。1996年3月,《瞭望》创刊15周年时,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刊新闻评论作品选》,其中也选用了我的《买名与捐官》一文。

  1994年年中,我担任了原总政宣传部宣传局局长。在此后几年间,需要报道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军事新闻比较多。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澳门回归,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三江流域抗洪抢险,国庆50周年阅兵等重大军事新闻的报道。还有对见义勇为英雄战士徐洪刚,爱心献给爱国人、万众心系爱国情的好军嫂韩素云,上不愧党、下不愧兵的模范团长李国安,驾机能击长空、操舰能闯大洋的优秀舰长柏耀平等军队重大典型的宣传。

  在这些报道和宣传中,《瞭望》给予了许多支持和帮助,其权威性和可读性,吸引了大量读者,对宣传新时期人民军队,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发挥了主流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9年3月22日,《瞭望》刊发了我用笔名“晓平”撰写的反映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事迹的《八学李向群》。这是我在《瞭望》周刊发表的较长的一篇文章。

  次年元月,我离开机关,到海军部队任职。后来,无论是到山东还是到广东工作,我都会订一份《瞭望》。她的国际化视野、权威性声音,潜移默化地涵养了我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我精神世界一位好老师、好朋友。

  这些年,我欣喜地看到,在融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瞭望》始终坚守高端、权威特性,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勇立潮头,保持着庞大的读者群,实在可喜可贺。

  益 友

  窗外日光弹指过。从1988年《瞭望》刊发我的第一篇小稿到1999年,《瞭望》先后刊发了我的9篇文章。此后,因为工作的原因,同时考虑到自己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可能会给编辑部带来不便,就没再投稿。倏忽间,30多年过去了。《瞭望》对我的帮助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最使我难忘和感谢的,还是《瞭望》的领导和编辑同志给我的帮助。

  印象中,我仅和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陈四益见过一面。有一次,我到新华社军分社办事,和分社的领导聊到《瞭望》用了我几篇稿子,想拜访一下周刊社领导。分社同志便带我去了陈四益副总编辑的办公室。

  陈四益是上海嘉定人,曾任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出版过《当代杂文选粹·东耳之卷》《现代杂文鉴赏》等书籍。见面是在一间很小很普通的办公室内,印象中桌子、窗台上都是书和杂志。交谈中,得知他比我年长13岁。陈四益话不多,语速舒缓,但很有节奏感,古文功底非常好。

  告别时,他拉着我的手说:“登平同志,你虽然当了领导,但最好不要放下手中的笔。”简单朴实的一句话,既是他自身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的忠告。

  几十年过去了,这句话常常在我耳边回响。之后,尽管我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工作岗位,即便工作再忙,一般的讲话稿我都会自己动笔,闲暇时依然以笔名写点小文章练练笔,没敢放下手中的笔。

  2021年,是《瞭望》创刊40周年。又想起这位多年未见的“师长、兄长”,想起给《瞭望》投稿的岁月。借此短文祝“师长、兄长”健康如意!祝《瞭望》周刊:同心四海阔,极目九天舒!

    (作者:原海军副政委 王登平中将)

参与评论


最新评论